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普工作

河北地质大学积极践行高校科普育人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02-15 00:00   点击量:5830
新时期,我国始终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新时代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开展科普工作不仅能拓展科学知识及科学精神的普及范围,在社会层面发挥高校示范带头功能,同时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家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多年来,河北地质大学不断探索科学普及与大学生人才培育的融合新模式,将大学生科普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学校设有校科学技术协会,统筹规划全校科普工作,设有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专门负责全校大学生科普发展与培育工作,并开展了多项科普育人融合发展的科学研究项目。学校依托建有的全国教育科普基地地球科学博物馆,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年度开展校内外科普活动二十余场次,参与科普讲解、科普组织的学生近千人。
在充分结合 “资源环境”教学特色基础上,河北地质大学不断将资源环境的科学普及工作与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相融合,探索形成具有“资源环境”特色的科普育人模式。每年通过与石家庄市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全校特色科普“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竞赛”、“科普讲解大赛”、“全国科普日”等系列品牌活动,将大学生从课堂教学带入更为活泼、生动的课外发展中,实现了科学知识储备,科学精神树立及科学素养塑造的全方位人才培育。连续多年获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中国科协、河北省科协、河北省科技厅等多部门授予的科普荣誉称号,石家庄日报、河北新闻网、长城网客户端等也对该校科普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
河北地质大学科普工作不仅以大学生发展培育为出发点,更是立足于新时代高素质、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的开展,不仅能让大学生将教学中的课堂知识予以实践,更能在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树立学生们良好的科学品质,实现科普与教学的深入融合,为培育勇担新时代发展大任的接班人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河北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