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在改革开放和构建谐社会的今天,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使山乡发生巨变的风流人物。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昊源林果场场长、天户峪社区支部书记郭成文就是其中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明星”。
1974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郭成文,以头脑灵活、务实肯干被选入村委工作,三十多年来,他用心血和汗水,用他的聪明和智慧,凭着对家乡的一片炽热之情,特别是担任天户峪党支部书记以来,以科技兴山为己任,积极参与河北农大果树管理的高新技术研发,把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沟发展成为全省闻名的昊源苹果之乡。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成为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行者”。2005年昊源苹果通过河北省无公害质量认证,昊源林果场被评为石家庄市林果业龙头企业; 2006年12月,他被评为石家庄市苹果大王,同年荣获石家庄市科教兴山创业二等奖,2007年3月被评为石家庄市06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昊源苹果在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并获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2010年昊源林果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全国先进(石家庄市仅两个),郭成文被评为石家庄市农村科普星级带头人。
一、受命于危难之际
1974年,年仅19岁的郭成文进入村委负责后勤工作,1984年被选入支部村委,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天户峪村全村200余户,800多口人,地处矿区西部山区,这里山穷水恶,交通不便,4000多亩山场,1000余亩耕地,人畜饮水困难,是矿区出了名的旱庄,而其他村庄有煤炭资源,比较富裕。在实行连产承包基本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后,更大的困难摆在眼前:天户峪海拔高,农业灌溉需要几台水泵上扬4次,昂贵的电费使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他不畏惧、不退缩,既然传统农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要推动经济发展,就要正视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高的价值。
为了给天户峪寻找出路,郭成文四处奔走,虚心请教,经过多方论证,天户峪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三面环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灾害少,有着发展无公害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当他将河北农大以及中国农科院等权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论证结果汇报村两委时,两委成员被这个有心的年轻人感动了,发展优质林果业的发展思路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1986年,经过郭成文和两委成员的充分酝酿和合理规划,并耐心细致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将山地上部分村民进行搬迁,建成了昊源林果场。
二、依托科技,大胆发展
昊源林果场建成了,发展方向已经确定,问题也随之而来:果树品种如何选择,果园的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又是郭成文出主意,想办法,积极跑办,多次找河北农大专家仔细咨询,并亲自带领农大专家到苹果发展先进的日本考察,结合天户峪村的实际情况,从日本引进了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质品种红富士苹果,同时,与河北农大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请河北农大的林果专家为天户峪的林果业发展提供长年技术指导。河北农大先进科学技术为天户峪的干部群众树立了信心,两委成员与全村群众一起和衷共济,坚定不移地依托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林果业,他也由两委成员兼任林果场经理,带领林果场全体员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在林果业的发展中,他始终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引科技上山,靠科技上水平,向科技要效益。按照林果专家的建议,走优质、高产、高效的科技兴果之路,在管理上严格按照河北农大果树专家提供的技术指导进行管理,经过多年的合作,昊源林果场成为河北农大的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基地,林果场职工经过河北农大资深专家的言传身教,163名职工中具有大专学历的4人,经过专业脱产培训一年的15人,获得农艺师资格的2人,获得河北省林业厅颁发的绿色证书的34人,技术力量雄厚,2000年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积极与河北农大合作,开发研究苹果管理的高新技术,努力提高昊源苹果的科技含量,打造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他多次与河北农大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其中“红富士苹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河北省科委项目)、“无病毒苹果原种培育研究”(河北省山办项目)、“现代化果园建设与经营管理体系”(河北省林业厅项目)、“三优一体化优质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创新及应用”(河北省科技厅项目)、“苹果抗寒矮化砧木的筛选与利用”(河北省科委项目)分别获河北省、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三优一体化优质苹果生产技术体系创新及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将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昊源林果场的生产实践中来。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也结出了累累硕果,“昊源”苹果以其科技含量高、色泽艳丽、果实大、口感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迅速开拓了稳定的市场,并于1999年荣获“昆明世博会银奖”,2000年获中国优质名牌称号、2001年获石家庄市优质名牌称号,2003、2005、2006、2009年获河北省优质产品和名牌称号,2004年获石家庄市首届农产品推介会优质果品称号,2007年,“昊源”牌红星苹果在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果王称号和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一等奖,并获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郭成文也因此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
林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天户峪社区1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使天户峪的人均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200元增长至2006年的5500元,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眼光也更亮了,他们看到了发展林果业的美好前景,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郭成文也由于工作出色深受群众拥戴, 2004年当选天户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三、成功的跨越
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天户峪的“昊源”苹果在全市乃至全省家喻户晓,成了苹果产业中的名牌。但郭成文没有就此满足,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天户峪村子小,土地资源有限,我们有了良好的品牌,要想将这一品牌做大做强,我们就不能停滞不前,要走出去,将我们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出去,为广大果农服务,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为果农解决销售难题,才能将我们昊源苹果的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为此,2005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成立了矿区昊源苹果协会,投资80多万元建设昊源苹果科技传播站,协会依托河北农大先进科学技术,辐射石家庄市8个山区县(市),会员多达1264个,辐射果园面积9.3万亩。每年邀请中国林科院、河北农大等大专院校和日本果树专家来协会举办讲座和现场培训班10多次,培训人员达到3000多人次。为石家庄市林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发展优质林果业的同时,郭成文又将眼光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天户峪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发展林果业的理想环境;天户峪山场辽阔,是发展养殖业的优良场所;天户峪景色优美,毗邻市级旅游胜地清凉山景区,林果场内具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20多处,是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采摘的最佳去处。2007年,他请河北省旅游局为天户峪完成了乡村旅游规划,天户峪被河北省命名为100个生态旅游村之一。
几年来,随着林果业的发展,天户峪的集体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投资80多万元硬化了进村公路,绿化、美化了村内主干道,为居民建起文化娱乐场所,配备了健身器材,先后打深井2眼,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建起党员活动室、居民文化室等文化场所,订阅书刊、报纸60多种,3000余册,将居民的业余生活引向正确健康的精神文明园地中来。
郭成文带领下两委一班人的思想飞跃为天户峪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跨越,2010年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5900万元,农业产值3200万元,果品销售收入480万元,利润55万元,社区财政收入97万元,居民人均收入5800元。天户峪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社区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居委会连续两年被矿区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郭成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没有满足,这位天户峪群众的带头人,在发展优质林果业和农村生态旅游事业的道路上,想的更多,看的更远。我们坚相信,在郭成文的带领下,天户峪必将成为引领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发展的明星。
矿区科协
201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