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普信息 > 实时科普

科技铺就致富路 协会架起致富桥

发布日期:2013-11-07 16:13   点击量:8780
为了提高葡萄品质,应对市场风险,高惜京创建了晋州市天意京亚葡萄总会,并于20093月在晋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协会成立之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户培育,实用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普及等活动,不断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协会现有科技示范户5000户、22个分会,遍及三县五个乡镇22个村,指导葡萄生产面积达6万多亩。先后建立了马家庄、十里铺两个葡萄基地,还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电话机、打印机、投影仪、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及图书。由于协会在科技示范、带动农户、辐射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普惠农先进集体、省科协金桥工程奖、石家庄市科协先进农技协等荣誉称号。
一、着眼科技服务,助力农民增收
许多农民看到了葡萄种植的广阔前景和可观效益,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周家庄、蒋家庄、马家庄等村的葡萄种植逐渐形成规模。但是由于管理技术问题,产品质量低劣,再加上葡萄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果品滞销价格低廉等往往造成果农增产不增收。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葡萄品质,成为摆在果农面前的当务之急。协会就利用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培养乡土人才、实行技术承包等形式,不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和果品质量,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1、高级专家添实力。协会聘任中科院院士、著名葡萄专家黎盛臣作为协会名誉会长,常年提供技术指导。协会还常年聘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华、副研究员范培格,河北农大昌黎分院教授刘国俭,河北昌黎绍星葡萄研究所所长李绍星等为技术骨干及果农授课。河北农大、河北土保总站等单位专家亲临晋州讲课、长期驻村指导,解决了疑难技术问题。
2、乡土人才添动力。为了让果农学有榜样、做有标准,看有示范,并能随时进行技术指导,协会从会员中选择有经验、身体好、能吃苦,“动手会做,开口能讲”的葡萄种植能手作为骨干技术力量,送他们进修培训,加以专门培养。现有技术骨干15人,会长高惜京为市管拔尖人才,石家庄市科协“先进个人”。理事长蒋清河被石家庄科技局授予“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他们热情周到,不厌其烦,随叫随到,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
3、技术承包添活力。由于技术骨干本身就是种植大户,因此,提出的解决方案,可操作性强,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立竿见影。每当葡萄生产管理的关键阶段或遇突发性灾害的时候,协会技术人员都深入村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为了调动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协会把部分经营利润让给他们,采取“谁经手、谁负责;谁指导、谁得利”的原则,指导的好,获利就多,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立足科技创新,助推农村发展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年来协会依托科研院所和专家强有力的技术后盾,自主研发、引进新品种、承担科研项目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1、探索新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葡萄立体种植、喷滴灌节水灌溉栽培技术;配方施肥、宽窄行葡萄套种蔬菜种植新模式、苗木根基沾生根粉后升温生根、现代双面高效节能拱棚等技术,并研究研制出葡萄无激素无害化多功能高效调节剂“套餐宝”(葡萄专用肥)。新技术培育的“京”字号系列葡萄,以早熟、果粒大、果穗大,含糖量高、耐储运等优势在市场上始终畅销不衰,被评为“京”字号系列葡萄品种优质生产奖一等奖。高效调节剂“套餐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用,可使京亚葡萄每粒增大2-3克,含糖量提高3个百分点,早上市10天,一斤葡萄能多卖2角钱。2011年“套餐宝”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深受果农青睐。
2、引进新品种。协会还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紫脆无核”、“紫甜无核”等葡萄新品种,其经济效益更为突出。2011年和2012年巨峰等有籽葡萄价格均在4-5元左右/公斤,而优质无核品种价格一直在20元左右/公斤。按亩产1500-2000公斤,亩收入在3-4万元,是有籽葡萄经济效益的3-4倍。无核优质葡萄新品种的推广发展,促进了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推广新项目。2012年,协会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流转土地200多亩,先后建立起了马家庄、十里铺两个葡萄基地。其中马家庄苗木基地已经定植葡萄新品种10000株,培育了12.5万株成品苗和7万株贝达嫁接苗木,为会员发放新葡萄品种苗木9.85万株。协会还承担了三项科研推广项目,即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京字号系列葡萄”研究推广专题、“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示范基地”专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葡萄新品种示范与推广基地”专题,果农能及时、快速掌握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创造出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发挥协会优势,引领乡邻致富
1、规范管理。协会实行种、管、销一体化模式,坚持“五统一”(即“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葡萄的品质,扩大了销售,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面对果农的需要,协会以推广新技术为先导,以技术承包在果农中打开局面,以示范户带动来吸引果农参与,以优质服务取得果农信任。
2、品牌战略。在葡萄无激素无公害生长调节剂“套餐宝”研制成功后,为保护专利技术,塑造核心专长,2012年协会为“套餐宝”注册了“笑竹”牌商标。同年也为协会的葡萄注册了“三蜜”牌商标。品牌战备的实施,逐渐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为果农带来的效益和价值与日俱增。
3、宣传造势。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极好的宣传阵地。协会会长高惜京在省广播电台“农博士在线”栏目讲解葡萄种植管理技术,经过协会联系,省电视台农民频道专门在蒋家庄村开办了京亚葡萄争霸赛,晋州市电视台对协会为果农服务进行专题报道,由于媒体的关注,使协会及其葡萄新品种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全国各地的客商慕名而来,争相洽谈业务、引进品种、收购产品,使果农收入不断提高。
4、科普提质。为了提高农民运用所掌握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协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农村科普宣传周和农村科普之冬等活动,举办科普展览、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发放科普资料等。几年来,组织科普培训达186次,收益群众2.6万人次;开展科普讲座140次,受益群众1.7万人次;科普宣传栏受益群众达8.6万人次;发放图书资料24种类4500册;参与组织大型科普活动218次。向群众传授实用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帮助果农发展生产、提升效益、改善生活。
如今的晋州市天意京亚葡萄总会正循着新品种引进示范化,新技术推广科学化,葡萄生产标准化的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品牌优势逐步凸显,协会已成为农户连接市场的有效载体,为科普惠农计划的实施谱写新的篇章。(晋州市科协供稿赵翠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