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少川 )
在喀什有一种蘑菇长得很奇特,它的菌盖是黑褐色的木耳状,如同普通蘑菇上面嫁接了木耳一般。这就是巴楚野蘑菇,是一种生长在沙漠边缘的蘑菇,不论炒菜、炖汤、配莱,都是罕见的美味。

巴楚野蘑菇生长在极度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只要发大水,洪水溢出河道流进原始胡杨林里,大水退去以后,巴楚野蘑菇就成片成片地从胡杨林的沙地中冒出来。而在正常年景,每年四五月间,气温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有雨水,哪怕是只有零星的雨滴落下,巴楚野蘑菇也会迅速地成长起来。

菌类学名
巴楚野蘑菇是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树和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条件经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种绿色珍稀食用菌。菌盖呈木耳状,中有凹坑;菌柄乳白色,下粗上细,中空;根部主体呈圆形,有须根。新疆农科院将这种蘑菇鉴定为“皱柄羊肚菌”,因其菌盖的形态也被叫做“巴楚木耳蘑菇”。
分布地区
巴楚野蘑菇生长在新疆叶尔羌河流域的巴楚县、麦盖提县、莎车县等自然胡杨林区,以巴楚县产量分布最多,故命名为巴楚野蘑菇。巴楚野蘑菇的生长环境特殊,当地气候干热,叶儿羌河沿岸土地潮湿疏松,茂密的胡杨林林带里,地面土层中含有大量腐熟的胡杨落叶。每年5月间春雨降过和农田林带春水灌过之后,气温多在15~21℃之间,此时,蘑菇就在广阔的林区地面上稀稀疏疏、零零星星破土而出。

营养成分
经营养成分测定,巴楚野蘑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质20.87%,粗脂肪4.06%,粗纤维24.36%,无氮浸出物35.42%,租灰粉12.91%,钙0.82%,磷0.5%,含17种氨基酸。矿质元素锌的含量为823mg/Kg。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56%。
巴楚野蘑菇不但具备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防止脑动脉硬化、促进副肾皮质激素分泌,增强人体应激能力、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野生美味
有专家学者曾经试图人工繁育巴楚野蘑菇,但是都失败了。因此,巴楚野蘑菇都是野生的,年采集量只有10吨左右,一直供不应求。这也是这种奇特的野生食用菌珍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自《科普进行时》2016年第二期
翻译、维吾尔文编辑:阿依努尔
新媒体编辑:薛燕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