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普资源 > 天文地理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故事了解一下!

发布日期:2018-06-26 00:00   点击量:7237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竖立起我国航天的第一个里程碑,开创了我国航天的新纪元。
那么,你知道东方红一号卫星上播放的歌曲是如何带到太空中的吗?航天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都想出了哪些方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国人造地球卫星是的研究背景
1957104日,苏联研制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升空,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在全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后决定抓紧做两项工作:一是起草中国第一个卫星规划,二是做出了中国第一个卫星模型。接着,中国科学院党组还把卫星研制列为中国科学院1958年第一项重大任务,代号是“581”,并秘密成立了专门研究卫星的581研究组,该研究组只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运载火箭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载有多种高空环境探测仪器及动物舱的两种探空火箭头部模型。
经过国家领导人的部署,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19659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组建由赵九章任院长、代号叫651的卫星设计院公开名称为科学仪器设计院),并把中国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二、在太空放《东方红》怎么实现的?
对于如何产生《东方红》乐音,专家们曾提出过几种方案,经比较决定,采用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消耗功率小、乐音悦耳嘹亮的电子音乐。对于如何发送《东方红》乐音,也曾提出过三种方案,最后经研究决定,采用1台发射机交替发送《东方红》乐音。
不过,要让普通收音机直接收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发的《东方红》乐音,需在卫星上安装大功率发射机,但那将使卫星的重量超过1吨,这对于当时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来说是不可行的。
为此,采用先由大型地面站接收,再通过广播电台转播的办法来实现。所以,在卫星发射上去后,全国人民听到的《东方红》乐音都是经广播电台转播的卫星信号。设计人员曾打算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上镶满毛泽东像章,但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为了减轻卫星质量,这些像章没有一起升空。
为了防止卫星上天后乐音变调或不响,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开始了他们技术上的探索。《东方红》乐音最后采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声奏出。最后上天的产品是由上海科学仪器厂重新生产的。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颗卫星成功升空运行的实践证明,这些系统技术性能可靠,为中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