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中欧班列将“河北制造”运往世界各地,又把一批批“丝路洋货”拉回来;石家庄国际陆港成功获批中欧(中亚)班列集结中心,B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封关运行……
在2024年,不断织密的国际线路,成为支撑开放的骨架,将石家庄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近。而开放,不只是物流的连接、贸易的畅通,更需要制度的突破、环境的涵养。立足新时代对外开放大棋局,石家庄如何进一步敞开改革开放的大门,以更大力度拓展发展空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市政府工作报告指明方向。与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破除制约、以开放增添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改革的重要一环,国企改革一直是关注点。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国企国资、投融资等领域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升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来自石家庄交投集团的赵付安委员表示,将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用好用足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基金等政策工具,寻求投入和产出的良性互动,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片区回迁楼和配套商业等建设工作,积极参与路网、产业等项目的谋划工作,在推进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冲锋在前,在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中勇挑重担。
作为全国重点铁路枢纽地区,石家庄地处京畿重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发展高铁货运条件得天独厚。也正是基于此,来自现代物流行业的市人大代表宋丽民建议,在高邑西站打造冀中南地区高铁货运分拨中心。
“综合来看,高铁货运具有速度快、发车密度大、准时送达、受天气因素影响小等优势,特别适合高端电商、生物医药、冷链食品、应急物品等高端物流需求。”宋丽民说,在高邑西站打造冀中南地区高铁货运分拨中心,对于完善石家庄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公转铁”运输结构、加快商贸物流转型升级、打造全国货运枢纽、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朋友圈”逐年扩大,正在成为不少石家庄人的共识。数据显示,石家庄友城数量达到17个,正式加入世界城地组织,填补了我市加入国际组织的空白。
来源:石家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