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科协“全国科技周”活动小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5月19日至25日全国科技周期间,长安区科协组织开展了以“科技创新 美好生活”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向公众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倡导“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强化组织完善,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为了开展好2013年全国科技周活动,长安区科协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按照今年全国科技周活动主题,立足我区实际,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广泛参与,认真组织,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强化科普宣传,落实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长安区科协把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公众的重中之重,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科普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
(一)抓活动,深入开展全国科技周宣传活动。在全国科技周期间,长安区科协联合区科技局在辖区内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以“防震减灾、倡导节约、保护环境”为主题制作科普展牌50块,在辖区内进行巡回展出,并组织各街镇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科技周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宣传栏、板报等进行宣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营造了有利于科普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二是为推动科协工作更好的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在充分了解基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区科协向辖区内部分科普示范村(居委会)发放了100个科普报架。三是制作“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等为内容的宣传科技周条幅近50个,在各社区重点部位悬挂,牢固树立“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新观念。
(二)促农业,科普惠农效果明显。长安区科协组织街镇开展了科普惠农系列活动:一是在活动周期间,举办了3场农业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班,邀请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为农民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此次共培训农民技术人员800余人。二是开展“科技专家送服务下基层”活动。邀请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玉米室主任冯健英到我区南村镇举办了“玉米的栽培和高产技术”讲座。冯主任围绕玉米的品种、现状、趋势,结合我市及南村镇玉米种植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冯主任并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玉米育种及新品种推广工作的研究成果,对南村镇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讲座不时赢得台下与会者的阵阵掌声,让南村镇玉米种植户受益匪浅。三是开展科普图书进农村活动。在科技周期间,组织基层科协工作人员和区直部门科普志愿者到西兆通镇开展送科普图书、资料等活动,300多本农业书籍、600多份科技资料很快就被广大农民争抢一空,拿着书籍资料的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三)强素质,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长安区科协号召辖区各中小学开展系列活动:一是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校园科普展览、智力七巧板等素质教育活动。二是在校园科技馆展览科技展品、科普图片。三是开展科普知识专题讲座、消防演练,并组织学生收看与科普知识相关的视频节目。为广大青少年培养创新精神、增加探究意识、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质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科学素质水平。
三、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科协事业科学发展
创新载体、完善机制,长安区科协不断开拓联系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法,建设“四有”老科技工作者之家,打造“建家”精品服务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品牌项目、工作模式。鼓励各行各业人才撰写论文,不断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集科技工作者建议;探索制定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政策措施,形成了鼓励、支持科技工作者干事业、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营造了科技工作者知识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
通过此次科技周活动的开展,全区形成了文明、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普及了科学知识,提高了科技素质,彰显了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对促进长安区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长安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