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新华区北苑街道科普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北苑街道党工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倡科学、强服务、创和谐、求发展”为主题,围绕科学普及为人民,科技发展靠人民,科技成果惠人民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与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居民素质提出的要求相适应,我们依托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创立了“北苑论坛”,利用“论坛”,统一部署、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的贴近民生、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普活动蓬勃开展,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由于工作突出,我们北苑街道办事处2009年度被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河北省科协、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民政厅联合评为河北省社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党工委书记郝英鹏获得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9年度10名先进个人之一。下面,将近几年来的科普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创建“北苑论坛”,广泛宣传科普知识
多年来,北苑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科普工作,组建了100多人科普志愿者队伍。我们在科普志愿者队伍中精心挑选出各行各业的精英,成立了科普宣讲团,创建了“北苑论坛”。宣讲团中有党政机关的退休老干部、教育界教授、医学界专家、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人士等。利用“北苑论坛”,定期安排宣讲团成员开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知识互动,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普及安全常识、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北苑论坛”的创立,扩大了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科普知识的影响力,从而使广大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深入了解科学、宣传科学、运用科学,增强了抵制各种伪科学、反科学思潮的知识和能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
二、探索“街校联合”,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
面对科技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积极探索“街校联合”的新路子,成功创建了“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研学基地”和“石家庄市新华区北苑街道办事处教育培训基地”。为实现科普新观念与科普实践的互动、发展和创新,加快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搭建平台。我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区这一主题,坚持把和谐社区、共创共建作为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和创新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为城市社区提供人文关怀、科技文化、社会服务等各种教育培训,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功能,提升干部队伍科学素质,推进社区文明程度。我们和经贸大学人文学院依托“北苑论坛”,拓宽思路,在科学发展、街校共建、资源共享、社区文明建设、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志愿者服务、学生实践就业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积极探索。通过基地建设,我们为大学生提供研学、实践、创业的广阔舞台,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区、亲近群众,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得以充分展示。高校为社区发展提供课题研究和智力支持,为提高社区干部文化素养提供教育培训,把专家学者请过来,把我们的干部送出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大科普格局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工作,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行不通的。树立大科普、大协作理念,努力增加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等部门的密切交流与协作,搭建辖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更新科普观念,推动机制创新,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做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为此,街道党工委专门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驻区企事业单位以及辖区的纳税大户等各界人士40多人,举办了“北苑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问策恳谈会”,与会单位和代表对街道科学发展,构建大科普格局,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共创共建和谐社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北苑论坛”中,街道党工委在辖区发出了“科学知识我先学,文明行动我先行”的倡议书,在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大力倡导争创文明活动,大大促进了人民群众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帮助人们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以科学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方法处理问题,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保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打造辖区居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总之,科普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将一如既往,依托“北苑论坛”,继续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各界广泛参与,认真开展贴近民生的有特色的科普活动,为全面建设舒适、现代的新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苑街道办事处
201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