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普信息 > 全民科学素质

小康路上的科普盛宴

发布日期:2020-09-25 00:00   点击量:15807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多年来,桥西区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社区科技馆(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全民提高科学素养提供了保障。近日,我区的科普工作登上了“学习强国”。
多年来,石家庄市桥西区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社区科技馆(科普活动室)、社区科普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全民提高科学素养提供了保障。
每天上午,在维明街道水产社区工作的梁建总会在必经的“科技长廊”看一看,“社区里的科技长廊已建了好几年,但里边的科学知识却是常看常新。”
其实,不只是梁建,水产西街社区的居民在休闲的时候常会到“科技长廊”转转,给孩子讲一讲科学卫生知识,跟邻居聊一聊最近家里生活的新变化、新方法。
据了解,“科普画廊”长约50米,以“倡导科学生活、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是维明街道打造的科普宣传平台。建成5年来,参观者不计其数,成为维明街道科普宣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为辖区居民打开了一扇学习科普知识的窗口。
“科普”不只是一句口号、一幅标语,想要让它深入人心要每天看得见,还要摸得着。
这个暑假,家住蓝山印象的米若萱小朋友度过了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暑假。在很多孩子憋在家的时候,米若萱跟着爸爸来到离家不远的卓达上院科普活动室,做做科技小实验,看看有趣的科技图书。“让小孩子爱上科学,看得见摸得着才会更容易接受。咱们社区里的这个科普活动室,实验工具多、活动也多,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玩,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假期生活,我们觉得特别好!”米若萱爸爸米永刚给我们说到。
卓达上院的居民带孩子体验科普设施
“我们社区不仅有科普活动室,在小广场上还建设了科普园。”振头街道卓达科苑社区书记齐丽娜介绍道,位于卓达上院科普园中的“四大发明、刻漏、浑天仪等科普设施让很多家庭长了知识,增加了科学兴趣。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带着孩子到小广场来,参加社区科普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好多居民反映,在遛弯、陪娃的时候感受科技的魅力,感觉挺不错。”
在桥西,学科普不一定到大型科技馆,专业而且免费的社区科普馆也是居民获取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9月5日早9:30,西三教社区居民董顺梅又来到了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因为,听说这里增加了不少新玩意,特意带着8岁的孙女过来看看。“社区里也能有这么先进的科普仪器。一个地球仪,竟然悬浮在空中;一架画着琴弦的“钢琴”,挥挥手,就能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太神奇了!不光孩子们喜欢,咱老年人也跟着长见识。”54岁的董阿姨谈起社区科学工作室的见闻开心得像个孩子。
据西三教社区宣传科科长赵威剑介绍,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2017年最初只有一个科技馆。后来社区向居民广泛问需问计后,结合居民新需求增加了创客工坊、科学秀坊、科普大讲堂。今年,科学工作室又将原先120平米扩大到200平米,增设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战斗机及太空人模型,大大满足了社区居民获得科学知识的需求。据统计,截至目前社区科技馆已经接待来自全国各地3万余人。
据了解,区科协一直注意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持续不断地扎实推进社区科技馆(科普活动室)建设和科普信息化建设,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先后建立了11个标准较高的社区科技馆(科普活动室),1个室外科普园,省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个,省级科技工作者之家1个,科普示范社区5个,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基地3个,50展示米以上科普画廊11个。
“科普摆在那是‘死’的,如何让科普‘活’起来,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工作之一。我们在多个社区开展科普大篷车活动和科学素质提升工程,邀请专家、学者在街道、社区开展健康科普、消防知识、食品安全及防范金融诈骗、天文知识等科普讲座;举办“我是小小科学家”、“探秘萌宠世界体验趣味科普”、创客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群众和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使科普普及于大众,大众受益于科普。”区科协主席肖红告诉记者,“目前,区科协切实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巩固和发展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成果,已形成了多部门多街道配合实施、全民参与的科普体系。”
在全民大步迈向小康社会的路上,科技已无可辩驳地成为了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逐渐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组成部分。
每年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科普“盛宴”让居民共享,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激发科学创新能力,在桥西已形成全民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