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过头”也有风险
长久以来,每当人们谈到睡眠话题,很多人都认为睡多久都不嫌多。但事实上,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睡眠时间过长也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研究人员对超过23万名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的睡眠习惯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的实验者所面临的英年早逝风险相对偏高。更严重的是,对于那些不爱运动的实验者,这些人每天大多数时候不是坐着就是睡觉,他们发生英年早逝的风险为其他人的4倍。
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不抽烟也不喝酒,但如果长期嗜睡、缺乏运动,此人依然属于容易英年早逝的高危人群。
挪威科学家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同样提出,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长为4至8小时,超出这个范围会增加因心脏病而早死的风险。
科学家称,睡眠时间太短会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36%,而时间太长也会使患病风险增加28%。虽然说“睡过头”看起来比“睡眠不足”好一些,但依然会增加患病风险。将睡眠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佳,夜晚睡4至6小时的人与睡6至8小时的人的健康状况差别不大。
打鼾是病须重视
很多人睡觉打鼾,而大部分非严重打鼾的人不会觉得自己生病了。但事实上打鼾的危害可能远超过你的想象。打鼾发生的原因是在睡眠中下垂的组织堵住了上呼吸道。打鼾者要在呼吸停止几秒钟或几分钟后,直到脑部的报警中心唤醒绷紧喉咙的肌肉才会使呼吸畅通。
一般来看,中年男性是打鼾的高发人群。但近些年,儿童打鼾的问题也引发了关注。美国杜兰大学睡眠中心主任刚查尔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患有打鼾症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问题。在对297名奥尔良市学习成绩较差的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打鼾筛选后发现,打鼾者占18%。24名打鼾学生选择摘除扁桃腺进行治疗,另外30名打鼾学生因为父母不愿意让孩子手术维持原样。1年后调查发现,做过手术的孩子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而未做手术的孩子和对照组不打鼾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没有提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哈珀领导的研究组则对打鼾成年人的脑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打鼾者出现脑细胞死亡和脑与脊髓白质损伤的比例更大,程度更严重。这些区域不仅是控制认知功能的区域,也是控制情绪、呼吸、血压以及配合感知信息与运动能力的神经系统区域。
本文来源: 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