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科普资源 > 科技生活

基站越多,辐射越小?“谈辐色变”的你需要这份科学防辐射指南

发布日期:2023-02-01 00:00   点击量:3975
我们常能看见高高耸立的通信基站,这些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保证了我们的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为我们传输数据、传递消息,将千里之外的关心与爱护送到我们身边。
然而,谈到基站,很多人第一反应却是辐射。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更大密度的基站建设必将成为事实。这时,你是否担心辐射增强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大伤害呢?在“谈辐色变”前,还是先弄清什么是辐射吧。
辐射无处不在
辐射是指能量以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或者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扩散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会产生辐射。
穿越星系而来的宇宙射线、阳光中的紫外线,甚至我们平时所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里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就连人类自身也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很多设备依赖电磁辐射才能工作,比如医院的X光机、手机、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微波炉等。
当然,还有很多设备不靠电磁辐射工作,但其工作中会发射电磁波,比如电吹风机、电烤箱等家用电器。只要用到了电,电会生磁,磁会生电,就会产生电磁辐射。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当你和我站在一起,你在向我辐射,我在向你辐射,周围的桌椅板凳、锅碗盆瓢也同时在向你我辐射。
所以,辐射并不可怕,也无法逃避,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标准,就没事。
5G:基站越多,辐射越小?
从2G到5G,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都经历着网速的变革。谈到网速,我们就不得不谈到一样东西——基站。5G时代,通信使用的频率比2G/3G/4G更高,频率越高导致能量衰减更快,因此5G的基站密度更大。那些你以为是椰子树、空调外机、井盖、建筑墙体甚至是路灯的物体,很有可能就是5G基站伪装的。我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岂不是辐射更强了?
事实恰恰相反,基站越多,辐射越小!原来,基站越密集,基站发射功率就越小;与基站越近,手机的发射功率越低,电磁辐射也就越低。这就好比在一个特定环境里,两个人在一起近距离说话,不用费力气大声喊,就能听得很清晰。
中国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对于(24.9)GHz频率范围内的限值为(4065.3)微瓦/平方厘米,这远远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1000微瓦/平方厘米限值标准。40微瓦/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拿太阳光来对比一下。根据太阳的辐射总功率以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再考虑地球的半径,物理学家已经算出,地球上太阳光的辐射功率面密度大约是1000瓦特每平方米,也就是10万微瓦/平方厘米。也就是说,中国标准中基站辐射的强度,是太阳光照射强度的1/2500。因此,大可不必担心5G基站数量多而产生的辐射也会增大,从而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作者:沈庆飞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