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普法宣传

第九个国家宪法日 石家庄市部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发布日期:2022-12-06 00:00   点击量:3156
冀时客户端报道 (河北台杜岩卿 陈卓 石家庄台刘兵 张广艳)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纪念日。根据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工作部署,石家庄市在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采用“线上集中、线下分散”,部署开展了以“1+7+N”为主要形式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1”即实施“亮屏童读”工程。石家庄市设计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为主题的宣传片和标识,在全市室外大屏、机关门厅电视、地铁站电视、部门网站、超市和商店显示屏、出租车LED屏、公交车站牌等载体滚动播放,引领群众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宪法法律。实施“童声诵读”。录制了童声诵读宪法视频音频,推送到微信、微博、头条等新媒体,在石家庄广播电台882频道早晚高峰轮播,“三农广播”早中晚时段覆盖4000多个村(社区),推进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7”即开展“宪法七进”活动。在农村、社区,全市1.8万名“法律明白人”通过微信群,发布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热点问题;在学校,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宪法晨读、法治宣讲,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在企业,以在线授课、培训、咨询等形式,宣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机关,国家工作人员重温宪法誓词,推动依宪依法依规履职。
“N”即在宪法周期间,石家庄市将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其中包括在新媒体(头条、微信、微博)发布“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优秀征文、全市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获奖作品;组织领导干部宪法法律知识考试;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弘扬法治精神,提升宣传效果。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线上开展宪法知识问答,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等公共场所摆放宪法文本和宪法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在村(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宪法宣传栏、张贴宪法宣传海报,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宪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学习宣传宪法的浓厚氛围。
石家庄市司法局普法办主任闫长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做好“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的同时,还要注重做好日常宣传,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使宪法和以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让宪法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遵守宪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