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石家庄市科协荣获了全国、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省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市级文明单位、市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优秀驻村工作组、“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较好地实现了全省争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工作目标。 在2013年的新形势下,科协工作要在“实、新、送”上下功夫。
“实”----紧紧抓住群众需求。新形势下的科协工作,按部就班靠会议部署、文件推动、被动等待上级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增强主动性,关键是把握住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急需的科技知识,围绕群众的实际需求展开。“新”----拓宽科普宣传渠道。科普读物、展牌和一系列传统的活动,根据群众的喜好程度,受众多、受欢迎的要保留,甚至加强。同时也需要创新思维,放宽视野,关注大众传媒和网络短信等现代流行介质,把科普宣传融入了现代和时尚的元素,做到喜闻乐见。科普宣传要抓两头,一头是群众需求,一头是具备科普技能的科普工作者,科协系统要搭平台,这个平台搭的“有意思”、生动活泼,群众觉得受益,就愿意参与;科普工作者觉得有兴趣、有效率,就有成就感。科协工作能否搞的风生水起、有活力,“新”字是关键。“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传播科普知识,说到底是要靠“送”,送专家下乡进社区、进厂、入校,现场会诊问题、现场解答疑惑、现场演示解决办法,生动又实在,简便易学,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实现由知识传播转变为技能传授。在“送”字上动脑筋,形成多种方法,就能够维护科普宣传活动长盛不衰。按照这一思路,在做好多项日常工作的同时,2013年具体抓好三件事情。
一、打造科普宣传新窗口。2011年以来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打造宣传科普知识的新窗口中跨出了第一步,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3年,将继续在探索科普宣传新模式上做好工作,利用快捷、新颖、时尚的主流媒体传播渠道,打造科普宣传新窗口。已与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达成协议,合作联办“省会科普伴您行”节目。此节目由3个栏目组成,以本土专家、致富带头人为主,直接与农民开展对话活动,播出“农博士在线”栏目10期;邀请院士、专家或科技辅导员、学生、家长做客直播间,播出“院士专家谈科普”和“少年发明家”栏目40期。通过此节目的举办必将拉近专家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使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广的范围得到传播。
二、创建科协工作新阵地。石家庄市科协在传统工作方式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信息化的今天,为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社会,2013年将加强“一网两平台”建设力度(一网两平台”即:社会公众网、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网上协同办公平台),创建科协工作新阵地,为全民素质提升服好务。一是通过社会公众网传递科普知识,在力求思路、形式、内容创新的基础上,邀请农林、医学、气象等学科专家,采取面对面交流、专家讲座、跟随受访者实录一天工作等方式,录制专家访谈节目,在市科协社会公众网播出。二是全面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借助全国青少年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优势,结合市科协以往举办的成功经验和实际操作规程及方法,使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信息传播、信息发布、网上申报、网上评审、信息互动等在平台上得以实现,提升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热情。三是对市科协网上协同办公平台进行开发和实施,实现科协系统办公人员网上内部信息交流、文件传输等,提高工作效能和共享力度。
三、推动面对面科普取得新进展。贯彻落实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建设,做到重心下移,主动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一是在了解百姓所急、所需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开展省会专家服务行活动、全国科普日石家庄市系列活动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以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传授实用技术,解答技术难题,实现专家与基层群众零距离服务,面对面的解决实际问题,为广大基层群众送上所需的丰盛科技大餐。二是组织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使公众亲自体验科学的奥秘,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网络优势,帮助企业安装专利信息软件,为企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提供智力支撑。四是邀请专家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讲座和报告,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切实肩负起全民科学素质办公室职责,举办“石家庄市公民科学素质知识大奖赛”活动,并指导成员单位开展好五类重点人群素质提升工作。(办公室)